「遊走邊緣」是學習瑜伽的重要功課,身體對張力、耐久性和平衡都有個邊際,在拉伸時會受到限制;這一點可以用邊緣有彈性來說明,每個體式在某一時間,都有伸展的極限,可被稱為「極限」或「最大邊緣」。
體式動作達到邊緣時,會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在疼痛出現之前,而不是疼痛本身。邊緣會隨著每天練習或每次呼吸而移動,但伸展的邊緣不一定總是向前移動,有時也會後縮。
學習瑜伽就是學習如何調適邊緣的變動,所以你應隨著它的變動而隨之移動;在心理上,向前推動比較能被接受,向後退縮則否;然而,如果你無法前進到邊緣,學習回頭向後移動就很重要,方法有如緩慢向前移動。
完成一個體式或是達到最大延伸時,在心理上會有上癮的感覺,會企圖快速將身體延展到最大程度,但是這將失去身體的反饋,也會草率完成這個體式。
如能忘卻前一天體式的伸展,身體就不自覺地趨向記憶中的延伸部位,如果能達到就會很高興,如能超越更興奮,若不能達到這個層次,就會失望。
理想的體式會涵蓋整個身體,即是使不同的體式,都會有一個或多個深度伸展區域,如果太快到達「最大邊緣」,就會繞過許多部位,這會造成已完成整體伸展的假象,但身體姿勢卻並未調整好,也不是真正開展。
在達到最大拉伸邊緣之前,先逐漸開展那些附屬部位,有助於確保姿勢正確並加深主要拉伸部位。
原文出處:Yoga as Self-Transformation
作者:Joel Kramer
延伸閱讀:
分章閱讀:
————–
Yoga Asia 亞洲瑜伽
亞洲第一瑜伽平台,不論你是否了解瑜伽,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健康、自信與愉悅的生活。
11 comment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