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rdan

肌肉要有覺知 留出空間才能啟動

基礎瑜伽課在練習開髖及後彎時,我以常教的卧束角式(supta baddha konasana),解釋如何放鬆髂腰肌(Iliacus Psoas,一條橫跨兩個關節附著在骨盆裡面的肌肉);這肌肉可是頑固的,一來和柔軟度沒太大關係,身體柔軟地人還是會緊,它是後彎殺手,同時也是一塊比較情緒化的肌肉,有身心壓力和情緒沒辦法放鬆的人,通常這個地方會比較緊。

做這動作時,當腳板碰在一起,膝蓋是關起來的,雙腳大腿及腿內側肌肉比較鬆的人,這時候可碰到地板,腿內側比較緊的人,膝蓋會高於骨盆;理論上,這兩種人對於這個動作的感覺非常不一樣,我要求大家(不管柔軟度)用兩個塊磚或兩個毛毯放在腿外側,讓腿不完全碰到地板。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我希望學生能處在髂腰肌不伸展或不收縮的狀態,一個中立的位置讓氣息能夠到達這地方。柔軟度很好的同學會覺得可以再低一點,為什麼不完全放下去有點不解?然而肌肉緊的同學或許也覺得這是伸展的好機會,為何不懸空一下?

以下是我對這些問題的說明:

1)這個練習主要是放鬆髂腰肌,讓肌肉能有較高的覺知性,因為有些人感覺不到髂腰肌。身體柔軟的同學習慣性的將腿往下放到底,所以老師在幫忙調整時,得到的訊息是:「我沒有感覺。」因為這肌肉或過渡放鬆,需要一些收縮來啟動。反之比較緊的人,過度伸展會造成肌肉太緊張,因此置於中立位置是最理想的。

2)當某些肌肉失去原本功能的時候,沒有覺知就沒辦法啟動。練習時需要調整一下來符合當下的需求,這樣在練習的時候,能夠做一些感官練習的準備,開髖、後彎都希望能讓瑜伽動作處於進行式,而不是停止感受。

3)在療癒課裡,對疼痛照護的一個觀察點,就是疼痛位置的皮膚表層是帶著一種投射(projection)的感覺,不是接受(receptive)。體位法練習也有這樣的感覺,就是一直想要把動作做滿(100%),而不是先讓身體進入一個不滿(70%-80&)的狀態。通常追求體位法的完美的練習者,會習慣性的讓動作來到極限,沒有空間(space)及餘地,這樣很容易造成肌肉不平衡(過度放鬆或過度伸展都是)。比較好的方式是先製造身體的空間,然後慢慢的讓身體肌肉感受到舒適(梵文 sukham),然後才漸漸的隨著身體的需求,進入這個空間。這些練習方式,包括為何三角式(trikonasana) 先不要把手放在地板等動作,是一樣的道理。

練習的方式,除了看清楚自己的需求再行動外,重要的還是放下自我對動作的要求,留在每一個當下(present moment), 感受每一個當下,接受(receive)每一個當下所呈現的狀態,而非投射(project) 自己的想法在動作上。

這是一個療癒 x 哲學 x 體位法結合的練習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