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

瑜伽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認真的 瑜伽 練習者嚴守紀律,以堅強的意志、集中精力去完成瑜伽墊上的終極目標,他們把體式做到完美,挑戰意志和身體,以實現「高階狀態」。這聽起來很合理,也令人印象深刻,但它到底意味著什麼?

瑜伽 最終目標是什麼?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可以這麼說,每個創業者都有一個或多個目標,瑜伽已經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種形式存在了千百年,一定有個超凡入聖的設計,那麼,終極的目標是…

有的。它叫「解脫(Moksha)」。

解脫是從世俗的痛苦和輪迴(循環的生死輪迴)解放,放掉地球上的制式生活,回歸到與造物者同行的境界;不同的瑜伽學校,對這種境界有不同的闡釋。

例如,根據一元論印度學校(如濕婆教和耆那教)對解脫的觀點,在於認同最高婆羅門;信仰毗濕奴的奉愛學校,則是認同保護眾生之神毗濕奴。

然而,對所有的瑜伽學校來說,修行者的目標都是完全平靜,同時在冥想婆羅門(印度教神的概念)時內省,這種狀態可達到解脫和永久和平。

對於認真瑜伽的練習者而言,解脫的價值不僅僅是在墊子上滴汗水,或是每星期練個幾次瑜伽。它需要在瑜伽五原則下(適當的放鬆、適當的運動、正確的呼吸、適當的飲食和積極的思維和冥想)過著嚴峻而自律的生活。

這種自律的生活準則被稱為「持戒(Yama)」和「精進(Niyama)」,持戒(社會道德)和精進(個人的做法)是建立世界和自己有意識關係的最初步驟,這被認為是帕坦伽利(Patanjali)八支瑜伽(身、心、靈的個自發展)的第一部分。這是許多當代瑜伽修行者和教練簡稱所謂「為」與「不為」的人類本性;也就是:持戒,告訴我們什麼事不該做;精進,告訴我們什麼該做。

紀律的生活,是源於了解到許多生活中的問題是由於自我設限,包括壞習慣、浮濫生活和妄念,都會造成混亂、陰暗的世界;持戒和精進幫助修行者優先考慮內部和外部世界,使生活的各個層面恢復原有的比例和平衡。

一些瑜伽大師描述瑜伽的最終目標為「有意識的自覺」,能感應到「有限的自我」和「無限的精神意識」結合,把修行者的各個部分結合成一體,就是瑜伽最重要的面向;這體現在體位法,就是身體的各「部份」可以相互同步,它們會在進入完全冥想時串連,各自就定最適當位置,因此身體的每一部份都很重要。

回顧歷史,歷來有數十億人將解脫視為崇高志向,持戒和精進至今仍引導著成千上萬的瑜伽練習者,雖然過去這被認為是瑜伽的最終目標,但瑜伽的努力和回饋卻十分個人化,所以,也許這個問題應該這樣問:「你的瑜伽終極目標是什麼?」

————–

Yoga Asia 亞洲瑜伽

想要定期收到專業的瑜伽及健康知識嗎?

亞洲第一瑜伽線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