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證深層次的練習,是以「進展」來評價,有進展是一種享受,但問題來了,當你練瑜伽的條件是為了有結果,而不是日常練習的開展和產生能量,這個條件反而成為練習瑜伽的限制。
許多人可能注意到練瑜伽會有周期性,感到進度不斷的進進退退,這與成就感有關。當你進步時,它會促使你繼續改進,成為進步的動力,當你「觸頂」(每人都會偶爾會碰到)時,即使盡了所有力量去求進步,但也只能維持在那裡。
如果進步才能激勵你,不再前進就會讓你失去興趣,因此,可能會就此減少練習或完全放棄,直到身體感覺應該繼續練習;等到你覺得回復練習瑜伽較好時,你會再次進步,直到下次觸頂。
練瑜伽最重要的是心態,事實上,練瑜伽的阻力大部分都在內心而非身體,人的耐力被認為有限度,其實通常困乏的不只是軀體,讓你最先開始感到累的是失去了耐性。當你心理疲勞時,注意力散失,開始感到猶豫,對身體傳達的信息不再那麼敏感,愈少感受到身體的回應,就愈容易疲勞。\;
瑜伽會在「掌控」和「順從」之間找平衡 – 也就是擺盪於「主動」和「被動」之間,它能導引能量也可棄之不顧,所以能量可以推動你。
瑜伽基本上有兩種性格類型,估且可稱之為「理性者」和「感性者」;「理性者」喜主控和進步,「感性者」則傾向順從和放鬆。由於瑜伽的真意是在求取平衡,如果你傾向主動,就必須學會放手、放鬆、享受伸展的感覺;如果你的傾向放鬆、懶散,就必須開始體驗把自己推到極限,使用意志來產生能量。
原文出處:Yoga as Self-Transformation
作者:Joel Kramer
延伸閱讀:
分章閱讀:
————–
Yoga Asia 亞洲瑜伽
亞洲第一瑜伽平台,不論你是否了解瑜伽,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健康、自信與愉悅的生活。
2 comment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