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可以練習什麼?(五)做自己=自私?

友人因為暑假不需要工作,因此要去一堂義大利和家人聚會。

友人:「我其實不想去。每年的寒暑假,我都想去自己想要的國家旅行,可是為了家庭聚會,我必須放棄飛去我想旅行的地方。」

我:「不過,你決定要去,也是你的選擇,不是嗎?」

友人:「是啊,因為我覺得我有責任必須去,如果沒有去,我覺得有罪惡感。」

我:「那你會對沒有把自己的選擇擺第一,有罪惡感嗎?」

友人斬釘截鐵:「會!」

我:「那你的罪惡感如何在為家人的選擇,與為自己的選擇間遊走?它們怎麼對話?怎麼溝通?」

友人:「若是為家人,我覺得是應該的責任;若是為自己,我覺得好自私。可是不為自己,也覺得對自己的人生很自私,因為我好像都在為別人!」

前陣子課後有機會與學生們交流,分別有幾個學生感嘆說:「人真的不為己,天誅地滅!」「現在這個社會,最好自私一點比較好。」「不自私,最後還是害自己。」

但是,「自私」就是「為自己」嗎?「為自己」真的是「自私」嗎?

這個問題我也問過自己數百數千次,特別是曾經被陪伴多年的伴侶一句「妳都只是為了妳自己」責備時,無數個日子裡,我都在反省和檢視這個問題。

「為自己」真的是自私嗎?

然而,我明確地知道,我做的任何事情,無時無刻都在為我自己的人生負責,因為我有了自己人生的藍圖,也知道自己正走在哪條道路上,我清楚地知道,我只是一個認真想為自己人生負責的人,只是一心一意想要善待我的人生。因此,我不會為了符合對方期望,而放棄我人生藍圖裡,現在必須要執行的任務。

我在一次的瑜珈自主練習中,突然對這個「為自己是否自私」的問題有了解答。

我記得那時候的我剛好停留在坐姿金字塔式(Upavistha konasana),突然連結到我若在教學當中有教到這個動作,我通常會在下口令同時,不忘提醒學生們前後位置錯開,避免踢到隔壁的同學,接著,便會看到一些情況上演:某些學生會開始移動自己的座位,並且檢查與自己左右同學的相對位置,甚至移動自己的私人物品;某些知道自己會分腿很大角度的學生,會自動轉面向教室側邊,把左右位置讓出來給隔壁同學;某些學生會坐著原地不動,直接分開雙腿進入動作。以上看起來都是在為自己的練習,找尋適合自己的位置和角度,但是整個過程卻呈現出不同的方式。

這讓我再繼續連結到,更早些時候,我經常在一班三、四十個學生課堂中耳提面命:「如果瑜珈是需要在自己的墊子上練習,請各位同學們進教室時,注意其他同學的墊子或毛巾。」有些學生會小心翼翼,甚至在跨過他人墊子會加句「不好意思」;有些學生會是自在地走過去;少數學生會佔去兩張墊子的位置並加一句「我需要這麼大的空間練習」。

這幾乎是每次都會在教室裡上演的畫面,看起來再也尋常不過,但是否有思考過,若在如此平常的動作裡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那麼,對於自己再更細微、更深層的言行,還能夠觀察檢視得到嗎?

曾經有個案問我:「當妳在為自己做什麼時,會感到內疚嗎?」

我的答案是,剛開始的時候會有那麼一些,可是我會再進一步地檢視,我現在在為自己做的這件事情,有影響到他人嗎?會不尊重他人嗎?是否帶有任何其他目的?若再三確認沒有,那麼我便會專心一致地繼續做下去。

「為自己」的同時,應當包含尊重別人,以及不影響他人為主。若是為自己,而影響他人,那麼才是自私。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為了自己明日的活動,三更半夜把音樂開得很大聲練歌,這是為自己還是自私?我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必須先處理,所以抱歉,無法先處理你的事,這是為自己還是自私? 可惜的是,許多人「為了獲得他人認同」、「為了在他人心中佇立特別位置」而犧牲自己現在必須做的事,完成他人的期待,這真的是在為自己嗎?難道這就不是對自己自私嗎?

我認為,所謂的為自己,指的是為自己心中所想、為自己心中的真實、為自己的人生,在尊重以及不影響他人的基礎下,而去執行的動作。

為自己,是對自己真實的自己負責;為自己,是踏實地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當能夠切確且從心為自己,讓自己順暢地前行時,便有多餘的能力,來回應他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