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Q

不軟Q的身體是福氣 – 誰說練瑜珈要好柔軟度?

不軟Q是身體自然的狀態

(註:這邊應該指一般正常的那種不軟Q,例如無法哈努曼劈腿之類XD)
大部分的人們都是從這裡開始瑜珈的旅程的。而瑜珈老師也常會遇到很擔心自己太僵硬而無法練瑜珈的人。

尤其是常去健身房的男生,擁有較多跟較短的肌肉(註:所以會特別有力量),而這兩項原因往往會讓他們更難到達進一步的各種瑜珈動作。而他們常常在瑜珈課感到不好意思,因為看到了跟自己在同個教室練習的同學,不管是因為練習的更多,或是單純因為年輕、性別,或是基本上身體天生構造的差異,而可以更柔軟。

在這之外,通常那些常去健身房的人,都會以把肌肉訓練到鋼鐵般堅硬而更有力量為目標,這也往往成為他們在練習中拉伸跟舒緩肌肉的阻礙。而如果你又剛好是一個這個目標導向的練習者,想要趕快脫離這種(不軟Q的)狀態,變成內心的交戰跟渴望。

柔軟度在瑜珈裡到底代表什麼?

根據 T. Krishnamacharya 的說法,瑜珈代表「到達我們從未達到的地方」。

這就是之所以瑜珈是永遠不會結束的旅程,你必須不斷一小步一小步的前進。

在身體層面,瑜珈是一個過程,一個延伸放鬆我們肌肉肌腱韌帶筋膜等的過程,進而達到平衡的肌肉狀態以及熟練平衡的覺知。

如果你抱怨目前的柔軟度不好,這反而是你在瑜珈練習過程中最好的朋友。因為真正練習瑜珈的阻礙,是練習不專心以及缺乏對身體呼吸的覺知。所以別再抱怨身體的僵硬了;事實上,不同程度的僵硬,在練習瑜珈時會對身體跟心靈有多方面的好處。

 ken

僵硬的身體可防止關節過度伸展,特別是當身體覺知度低的時候

(作者)身為老師,要幫助比較僵硬的學生調整姿勢,擔心程度其實與要幫助身體柔軟的學生不相上下,因為他們(柔軟的同學)往往傾向於過度伸展關節。兩種情況都有可能造成受傷,而且都需要對關節的感覺以及狀態有持續的覺知,以避免受傷。

在肌肉拉伸的過程,我們的感受可以幫助我們在進入體位的過程當下保持覺知

這讓我們不會變得漫不經心,而且可以帶來心靈的平靜。跟使身體變得柔軟相比,這種覺知也是瑜珈練習中的一大收穫。

僵硬這個禮物,也剛好是我們訓練正念的最好工具 – 在我們伸展肌肉當下那微妙的感覺,幫助我們更有覺知,最終將會增進我們生活的品質。這跟單單想在前彎姿勢可以碰到腳趾,是截然不同的目標。保持平靜而且感受身體的感覺,並且讓它們灌溉進你當下的覺知。

我們越柔軟,反而必須改變更多的體位去達到拉伸的感覺,來幫助我們達到當下覺知的狀態

柔軟的人往往對大部分的瑜珈體位不會有太多的感覺(因為實在太不費吹灰之力了)。然而達到這種的柔軟度,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練習進階的體位而擁有較鬆的肌肉跟關節,往往會讓我們更容易受傷。即使是瑜珈老師很多也是受害者,有些人還需要中斷練習,因為他們已經有嚴重的關節或背的問題。

對你的缺乏柔軟度,保持好奇心

探索自己身體的僵硬,可以增強對身體的覺知,同時也是一種自我學習。

很少會有兩個人從頭到腳有相同的僵硬部位。找出哪個環節卡住你身體的動作,或許也能夠找出在練習之外,身體上的潛在問題。例如輪式或眼鏡蛇式做不好,也許有前傾的肩膀或是習慣性的背痛等等(註:只是個大概的例子)。

珍惜你的身體的優點

假如你有鍛鍊得不錯的肌肉,但是是屬於比較僵硬那種(短,有力),你可以享受需要更多肌力而不是柔軟度的體位法練習。開心的練手平衡,戰士式或是平板系列等等。
而當你享受鍛鍊這些體位的過程,也別忘了盡量用最少的肌肉力量節約你的能量。如果你這樣鍛練,你將會更進一步精進你的力量訓練。

Remember : Practice and all is coming!

原文 A Stiff Body Can Be A Blessing
作者Szymon Jaroslawski
編譯 ken’s yogalife
【Ken專欄】

歡迎追蹤 Ken 老師的粉絲專頁

 
想要定期收到專業的瑜伽及健康知識嗎?

亞洲第一瑜伽線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