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族 椎間盤突出找上門

懶骨頭讓椎間盤突出、脊椎側彎找上門:過勞、沙發族、不愛運動的人

現代人的工作真的很忙碌,中午吃個三明治果腹、晚上加班趕報告,常常直到踏進家門、坐上沙發,才終於能喘口氣。然而,這時整個人通常也提不起勁,最想做的就是懶洋洋地躺在沙發上放鬆。

我有個年約四十出頭的上班族學生,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立刻窩在沙發看電視、看書,經常一坐就是兩、三小時,有時邊吃零食,有時就不小心在沙發上睡著。加上不喜愛戶外活動,只要換掉襯衫啟動「居家模式」,就不想踏出家門一步。太太邀他去散步、或一起帶小孩到公園玩,一概興趣缺缺。

聽他這樣說,我立刻皺起眉頭叮嚀,躺在沙發可是脊椎大忌,小心腰痠、脖子痛。果不其然,他最近時常感覺下背痠痛,在沙發上看書時也會覺得莫名的不適。有時候一起身,還會有某根筋突然被拉到的痠、麻感。

「這一點也不奇怪,」我回他。因為懶洋洋躺著不動的休息法,不但不能讓身體重獲能量,還會愈躺愈疼痛。

問題:鬆散的姿勢讓下背失去支撐

正常來說,我們的肩帶、骨盆與脊椎在造物主的巧妙設計下,形成了一個「工」字形的完美平衡,用來承擔頭部與四肢的重量,維持各種動作的穩定性。坐著的時候,坐骨與椅面垂直就可良好地承載身體力量,使脊椎與周圍的肌肉不感到負擔。

躺在沙發休息時,大多數的人通常不會像在工作一樣挺直著身體,加上沙發較軟,因此臀部常會愈來愈向前,導致腰部懸空,腰椎變成C字形,壓力集中從坐骨變成尾骶骨,改變了原本良好的承重。而腰椎也從原本向前凸,被壓迫成向後凸的「C」字型,使椎間盤被擠壓,久了很可能椎間盤突出;運氣不好的話,壓迫到坐骨神經,就不只是輕微的腰痛,連站著、走動都能引發劇烈的疼痛。

而且身體東斜、西倒,頸椎、腰椎長期偏向某一邊彎折,肌肉也跟著受到不平衡的擠壓,體內原本處於靜力平衡的筋膜群也亂七八糟。尤其習慣一手撐著頭或單側斜靠扶手,頸部周圍的肌肉單側長時間呈現用力的狀態,輕微只是緊繃痠痛,嚴重則可能影響循環和神經系統運作。

睡前將頭、背靠在床頭,伸直或彎曲雙腿在床上看書、滑手機,也很傷害脊椎、骨盆。很多肩頸痛、頭痛、落枕、腰痠、腿麻、無力經常是這些姿勢引起。因為床墊很柔軟,沒有足夠的支撐力,坐在床上骨盆搖晃下陷,身體重量完全壓迫在骨盆的坐骨及臀肌上,使骨盆及脊椎周圍的肌肉不平衡。

久坐時,要注意避免腰部懸空,應該選有靠背的椅子坐;若坐在比較軟的沙發時,要有背枕支撐。

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因為太疲累而提不起勁運動的人,長期下來肌肉缺乏訓練,全身太鬆軟、肌肉鬆垮垮。因此,即使想要保持好的姿勢,也蠻容易不自覺地就又向某側倒。

「不動」真的是最可怕的事情。也許平時不需要特別使用到它,不一定會察覺到有什麼不妥,但如果有一天需要拿特別重的東西,或突然遇到大量活動時,肌肉沒有力氣就很容易受傷,而且缺乏運動還可能有血壓高、新陳代謝、血液循環不良、內分泌失調等問題。身體沒活力、血液循環不好,整個人也會有被壓抑的感受。

所以,除了要趕快改掉東倒西歪的壞習慣,即使在疲累的一天結束後,大家也要記得運動,固定鍛鍊肌肉,才是給身體最有效的休息。

懶散站姿,小心造成脊椎壓迫、骨盆歪斜

另外一種常見的大忌,則是動不動就站三七步的壞習慣。這種站姿,一開始也會讓我們覺得好像很輕鬆,可是站久了很容易造成脊椎側彎。

三七步站姿,單邊的骨盆高於對側。但身體因為有自動維持平衡的能力,不可能讓人斜著走路,便產生代償作用,使肩帶也一高一低,以維持原本的正位平衡。脊椎的長度固定,但肩帶與骨盆的垂直距離變短,自然就只好向內擠壓,出現一個C字型的彎曲。

若骨盆歪斜的程度較大,造成頭部也跟著偏移,身體代償的需求便會再往上施加到頸椎上,使頸椎必須向右彎來保持頭不會歪著走路,變成S型的側彎。胸、腰椎周圍的豎脊肌、腰方肌、腰大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等被扭曲壓迫,自然容易產生疼痛。以前我們常說老人家會有腰酸背痛的問題,但現在有疼痛困擾的年輕人也愈來愈多。

唐老師的指導: 強化腹、背力量,由外到內延展脊椎

針對這些太過放鬆身體的壞習慣,最重要的是藉由伸展、拉長脊椎,將身體不平衡的肌肉骨骼回到該有的空間,並將肌肉外放的鬆垮向中央集中起來,對深層的腹部、背部核心肌群做訓練,幫助身體維持正位,逐漸找回偏離的中線。同時,對於骨盆歪斜而可能引起脊椎側彎的族群,也要時常練習正確的姿態。

深前線這一塊,繞了腹部一整個區帶。慵懶的人肌肉萎縮、沒有力量,整個線就垮掉。一旦不足以支撐地心引力,便會造成脊椎、關節的壓力。因此需要強化核心力量,提升身體內在的支撐性,讓深層的肌肉提供一層隱形的保護。能量方面,同時加強根鎖、臍鎖,也能幫助我們收攝體內的能量,使能量不輕易失衡、外散。

運用瑜伽提斯改善:

動作一 交替抬腿 Alternate leg lift

不常運動的人,核心力量往往不足,脊椎也很容易受傷,我們可藉由一些安定脊椎的動作,訓練核心的穩定與力量。

主要強化筋膜- 練習步驟- 深前線

1.預備:躺姿,雙腳與肩同寬,自然彎曲,雙手打開放在身體兩側。

2. 吐氣,兩腳抬起,膝蓋呈90度彎曲,使小腿與地面平行。

3. 吸氣,讓脊椎拉長保持穩定,將右腳慢慢向下。

4. 吐氣時,抬到原來的位置。吸氣再將左腳慢慢放下,吐氣時帶回。

5.左右交換共做20下。 Tip – 過程中,下背部要緊貼在地面,才能夠確實用到腹部深層的肌群。單腳著地時,不將力量放掉,腳尖輕點地後即立刻帶回。

動作二 膝蓋側傾 Knee drop

藉由雙腿離地的動作,帶動側斜腹肌離心性地拉長,再向心性地收縮回來,以加強側斜腹肌與側線筋膜的力量。

主要強化筋膜 – 練習步驟-旋線

1.預備:躺姿,雙腳與肩同寬,自然彎曲。

2.雙手打開於身體旁,吐氣,兩腳抬起,膝蓋呈90度彎曲,使小腿與地面平行。

3.吸氣,將膝蓋向右傾倒,肩膀緊貼地面,感覺側腹部有被拉長且收縮的感覺(離心收縮),吐氣時,再慢慢回到中間(向心收縮)。

動作三 滾球 Rolling like a ball

因為脊椎長期是處在無力、鬆垮的狀態,背負著地心引力的壓力使背肌緊繃,利用來回滾動背部,以及平躺式的伸展,可按摩脊椎、放鬆背肌。

主要伸展筋膜 – 練習步驟-淺背線

1.預備:平躺,雙手抱住膝蓋。

2.吐氣時,將身體滾動坐起,吸氣向後,吐氣再帶起。重複6次。

3.躺下,將雙腿伸直,雙手向上延伸,使脊椎伸長延伸。

居家的練習

動作一 樹式Tree pose

平常懶散不運動的人,更需要加強身體深層肌肉穩定性,透過腹橫肌、豎脊肌、多裂肌等核心肌肉的等長訓練,可以增加軀幹肌肉的穩定性。這個姿勢也可幫助不當的代償歸位。

主要強化筋膜 – 練習步驟-深前線

1.預備:兩腳站立併攏,雙手合掌在胸前。

2.將左腳向外側打開,以腳掌貼在右腿內側。

3.吸氣,雙手向上,保持持續向上延伸的力量,維持身體的平衡,停留8個深呼吸。然後換邊練習。

動作二 站姿伸展 Standing stretch

對於不愛動也不知道怎麼動的人,最基本的活動方式是透過脊椎拉長,增加椎間的空間,避免椎間盤與周邊的血管神經被壓迫,並提升周圍肌肉的穩定度,舒緩長時間被壓迫的肌肉。

主要伸展筋膜 – 練習步驟-深前線

1.預備:兩腳打開與肩同寬,雙腳站在地板上向下抵抗地面。

2.吸氣時,雙手交扣往上延伸。

3.雙腳併攏踮高,臀部與大腿內側收緊,讓身體拉到最長延伸脊椎。

動作三 雙側伸展 Standing side stretch

從側面的伸展,拉長、放鬆側線。可改善身體長期躺靠沙發、使身體歪斜、緊繃的情況,也幫助身體找回平衡。

主要伸展筋膜 – 練習步驟- 側線

1.預備:站立,兩腳與肩同寬。

2.吸氣時,左手向上感覺手指尖往天花板不斷地延伸,保持兩個呼吸。
Tip – 向上延伸時,感覺側邊的側肋與側腰(肌群)都伸展到,雙腳則往下不斷紮根。

3.吐氣時,將左手向下,再吸氣,換右手 繼續向上延伸。

以海底輪、生殖輪增加下肢穩定力量

懶散、無力的人,如何利用脈輪的概念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並嘗試改善?

不愛運動、肌肉鬆軟的人,需要增加海底輪和生殖輪。海底輪重視下肢力量,下肢代表著與大地能量的連結,海底輪活躍,便能夠沈穩地向下扎根。而平時全身鬆垮垮、無精打采的人,喜歡躺靠在沙發,往往也給人像是浮萍般渙散不定、缺乏力量的飄忽感。

多做任何讓身體更有覺察、活動力的事情,都有助活躍海底輪,像是多走路、伸展就是很好的方法,尤其要加強肚臍以下肌肉力量,幫助維持身體中軸穩定。並運用站姿與下肢肌肉加強的動作,加強海底輪的能量,像是樹式、勇士式都很適合。

而生殖輪與創造力、自我管理的約束能力有關,若這個脈輪失衡,有可能做事較天馬行空,無法自我要求,因此我也會建議這樣的人加強生殖輪,以提醒自己將身體維持在正位、時時保持核心內收的力量。同時,也可以在腹式呼吸的時候,觀想海底輪的紅色能量,像是在寒冷的天氣中,升起一股溫暖的火焰,愈來愈旺盛。此外,可運用骨盆開展與骨盆底肌群的運動增加生殖輪的能量。

(取材自:《脊椎自癒 唐幼馨用瑜伽提斯解你身體說不出的痛》 康健雜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