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逸軍是台灣第一位進入太陽馬戲團的舞者,這是大多數人認識他的方式,然而在這樣豐富的表演經歷當中,瑜伽也對他的生命及想法有了影響,融入了舞蹈、對自身的探索,也串連起面對世界的態度。
從呼吸開始,認識瑜伽
在舞蹈的訓練之下,張逸軍的身體控制能力及柔軟度都極為良好,所以當他因例行暖身而開始接觸瑜伽時,覺得瑜伽只是在一吸一吐之間緩慢的步調,有別於舞蹈的音樂性及多元性,也沒辦法延展到他想要的程度,因此,並不是特別喜歡。
「後來我喜歡瑜伽是因為,當向大家介紹舞蹈的時候,我是從瑜伽的方式去介紹 – 從呼吸開始,我在表演時最不會忘記的就是呼吸,所以我就是從呼吸開始去認識、進入瑜伽。」
張逸軍表示,練習瑜伽的過程就像是交響樂,而呼吸是指揮家,我們可以選擇演奏不同的樂章,但呼吸卻始終是保持不變的,它調整了整個身體的延展。
當腳步放慢,看得更廣
「我以前的思緒就像坐高鐵,沿路的東西因為速度太快可能都看不到,而我現在就比較像騎腳踏車,我可以慢慢騎、慢慢欣賞沿路整個景象的轉變。」他說:「我的感知是需要打開的,我需要看方向、我需要聽聲音、我需要觀察周遭的環境,雖然速度比較慢,但是我仍然在前進的狀態。」
對張逸軍來說,舞蹈就是生活的一部份,但是當他更認識瑜伽之後,發現瑜伽對於生活的影響是更全面性的。
「在舞蹈的世界裡,我們只能要求好的、美的,每一個舉手投足與音樂間的配合,都要極盡完美,只有美的那一面。」他表示,瑜伽讓他去接受也接納不完美的那一面,認識了殘缺的美,更了解到從小到大在亞洲文化成長下所謂太極的完整性,這是張逸軍回來台灣之後,思考到自己一個蠻不一樣的地方。
身體柔軟,心也柔軟
「瑜伽對我的改變是很多的,包括愛別人也要愛自己。」張逸軍說,自己是個比較偏向給予的人,但在給予的同時常常會忘了也要照顧自己;而透過瑜伽,讓身體、想法都變得比較能屈能伸,現在身體的韌性除了肌肉的韌性之外,在面對人生困境或是現實社會,還有頭腦思考的韌性。
反璞歸真,貼近自然
《藝起稻南澳》是張逸軍在7月帶領大家的活動,引導參與者打開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從瑜伽到晚宴,回到自己最貼近生活、最貼近大地的過程。
他說,現在過於便利的生活,我們跳過太多過程,希望藉由這個活動讓大家知道,其實一件事情的完整與圓滿不只是花錢就能擁有某一樣東西,如同瑜伽在完成一個動作時,不只是把哪個部位做到什麼程度,而是整個身體從呼吸到重心到移動,一連串細微的過程。
不停地嘗試是初衷
張逸軍近期參與了植劇場《夢中的一千道牆》電視劇的演出,對他來說是不同的經驗,在舞台上的表演是長時間讓自己陷入同一個狀態,然而電視劇的拍攝,必須當導演一說action就要進入狀態,喊卡就要抽離,他說:「我第一次拍戲,不知道是跳著拍的,把同個場景一次全部拍完。」
張逸軍很不能適應這樣的拍攝模式,但同時也讓他明白「活在當下」的感覺,拍攝的狀態是非常緊繃的,常常是早出晚歸,瑜伽幫助了調息,也讓張逸軍在這樣緊湊的演出形式中得以安定神情,從舞蹈表演、瑜伽到戲劇演出,都讓他對身體認知有很多不同的理解,而他也將以開放的態度去面對更多未知的表演與生活。
「瑜伽不是一種表現方法、它是一種態度。」舞蹈或瑜伽都是內化之後轉化出來的能量、頭腦邏輯思維的理解,張逸軍認為這些理解能夠讓自己對生活的敏銳度越來越好,透過自己的方式去看待世界、與世界連結,並且嘗試更多不同的可能。
(亞洲瑜伽編輯 鍾妤佳/洪于婷)
延伸閱讀:
看更多瑜伽老師專訪
—
Yoga Asia 亞洲瑜伽
亞洲第一瑜伽平台,不論你是否了解瑜伽,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健康、自信與愉悅的生活。
One comment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