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信宏

專訪》潘信宏:瑜伽教我「活在當下」

「我們很容易在意過去、在意未來,常常覺得快樂是未來才會發生的事情,但練習瑜珈,我現在就可以快樂,更懂得留在當下。」

誤打誤撞在健身房接觸到瑜伽課程,潘信宏原先只是希望讓身體柔軟,到後來發現,瑜珈對自己的影響比想像中多很多。

「當學生的時候很喜歡吃到飽,每次都塞很滿。有次要上瑜伽課之前,居然自覺到等下要上課,不能吃太飽,我被自己這個念頭嚇到了,覺得怎麼會這樣!」

就讀電機專業的潘信宏,雖然求學過程順利,出社會也能找到穩定的工作,但沒來由的總是覺得悶悶不樂、沒有踏實感。過去的生活經驗告訴他,人生要完成一些目標才能算是成功。

「但是瑜伽很奇怪,你什麼都沒有完成,這個也做不到、那個也做不好,但是就覺得很快樂。」瑜伽截然不同的理念,對潘信宏來說是個非常大的衝擊。

潘信宏剛開始接觸瑜珈時,常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尾椎在哪裡、肌肉怎麼用力…,種種名詞,讓他總覺得自己跟身體是分開的。後來他找到如何運用解剖學,正確練習瑜伽的方法,開始能覺知自己的身體,漸漸地重新與身體建立起連結。

說起解剖學,在瑜伽四千年的歷史中,瑜伽解剖學發展也才剛開始不到二十年。

瑜珈最初在印度發展時,注重心靈層面的修養,是安身立命、面對世界的方式,是人生哲學的一部份。當瑜伽傳佈到國外後,因為西方國家講求速效,瑜伽影響外在身體的部分反而最先被注意到,現在大多數的教學也常以體位法為主。

但當我們給身體越大的壓力、越講求塑身效果的同時,也承受著越高的受傷風險。在這樣的趨勢之下,解剖學或是其他相關知識可以協助我們更了解身體,盡可能避免受傷,也更能達到練習瑜珈,身心靈平衡的結果。

因此,潘信宏發現:「解剖學會對大家有所幫助。我擅長把複雜的東西變簡單,也希望大家可以透過輕鬆、正確的方式接觸瑜珈。」

他把解剖學簡化成肌群和骨頭,用簡單生動的方式,結合體位法親身示範,講述給修習瑜伽的學生。他也常在自己的臉書、部落格,分享瑜伽相關知識。

「瑜伽讓我學會如何『活在當下』,從外在的身體漸漸感知到心靈層面。」潘信宏從瑜伽找到快樂,往後也將持續將簡單易懂的解剖學瑜伽資訊,傳遞給更多人。
(亞洲瑜伽編輯鍾妤佳/洪于婷)

Yoga Asia 亞洲瑜伽

想要定期收到專業的瑜伽及健康知識嗎?

亞洲第一瑜伽線上雜誌

One comment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