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那些男生學員們,隨著運動風氣的盛行,健身房成為許多人下班後的第一個去所,在這篇文章中我希望跟大家談論的是「運動這件事情」,而無意去批評任何運動體系。
前些日子我看到些健身圈互相抨擊彼此的文章,我當時在臉書寫下了一段話,簡單的說:「專業的背後需要的是溫度,而不是一張張紙。」
跟動輒一二十年的體適能教練、健身教練相比,我肯定算是超級菜鳥老師,但如果論斷到能力、專業上,或許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來出發。
我的課程大多是強力、流暢,那是源自於我Ashtanga的背景;當然,很多男生會來上我的課,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市面上的瑜伽課程都著重在肌肉的拉長,而肌肉的訓練對於每個人來說非常重要。
我的課不僅固定有一整個序列,都在練習核心和肌耐力,強力課更是會加入手平衡甚至手倒立的練習,我的目的很單純:「瑜伽,並不是你想像的這樣。」
我們分幾個方面來探討:
一、為什麼瑜伽可以取代大部分的重量訓練練習?
這大概是最多體適能、健身教練所疑惑的?一個沒有做重量訓練的女生,怎麼樣做到手倒立?更奇妙的事,她不需要用跳的,感覺好輕鬆就把身體拉上去
(美國的Kino老師大概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們撇開所有生理條件上的可能性來看,瑜伽的練習是全身性的鍛鍊。從肌肉、肌群到腦,那都是我們稱為有「意識」的練習。「集中意識」客觀來說就是「用神經正確傳導訊息至相對應的肌肉群」,相反的,重量訓練的本質是在「強化該肌肉、肌群的訓練」。
二、我們要練習的該是一塊肌肉、還是一組肌群
健美者的訓練菜單中,肌肥大是很重要的一環。畢竟肌肉的質量、大小是對於比賽來說最大的評分依據之一。但我們忽略了真正的健美者他不會讓他的身體在一個很不穩定的情況下去做訓練。
開放性和閉鎖性的訓練我們有機會再多提,但簡單來說,開放性的訓練通常指的是重量訓練等「單關節」訓練,這類型的運動目標很單純,單關節顧名思義這個肌肉只需要能夠幫助該位置所對應的關節所收縮,那要產生動作很簡單,表層肌肉就能做到。
所以二頭肌、三頭肌、胸肌這些我們所知道的肌肉都是表層肌肉,他的用途在於做「動作」、而且只僅限在該角度下所產生的動作。但平常人的生活應該沒有辦法說:「我要提行李,但是我的肌肉只有在零度到四十五度的這個角度下是有力氣的。」我們不會這麼說,我們會說你的二頭肌群不夠強壯,所以沒有辦法讓你提太重。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肌肉並不是只應該用來做那些重量訓練的機台設計角度下的事,而該做的是我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事情。這樣的訓練模式我們統稱這些叫做「功能性訓練」,瑜伽是既游泳之後第二個能夠達到全身性運動的運動。
三、為什麼而運動
簡單一句話來介紹他們。「深層肌肉小,它負責穩定骨頭和關節;表層肌肉大,它負責產生動作。」
既然重量訓練的練習目的在產生動作,那我們怎麼還會一直鼓勵大家要做重量訓練?我自己也是個滿常向健身房報到的會員,但我知道我的目的是什麼!瑜伽的練習很好,但缺乏了三個位置的訓練,而且極度缺乏。一、腿後側肌群;二、腿內側肌群;三:肩關節以及上背部肌群。
我們在於家中做了很多站姿、平衡訓練,如果是很認真的練習者,我們的股四頭肌、臀部肌群都是相當穩定的,不只有表層連深層都是相當穩定的。
我們做很多鱷魚式、很多棒式,我們的核心、手臂也都不會是沒有力氣的。但是,腿後側擊群在我們做所有前彎動作動作時都是被延長的,如果我們仔細想想還真的沒什麼動作在練大腿後側,就算有(例如許多人可能想到弓式),那也都是代償性的訓練,也就是我們的大腿後側的力量是很薄弱的,同樣的我們腿內收肌群在做許多的劈腿開髖都是進入延展的,那也是我們相對薄弱的。
我們的肩關節在手平衡、倒立中會做到訓練,但我們也不會連續倒立一個小時。這是我們所缺乏的,那些是可以透過機台訓練、啞鈴訓練等所去補強的,但一般的運動者請問問自己,為了什麼而運動?
四、健美、健身真的不一樣!
最後,請容我再多說,「健美和健身真的不一樣」。健美的選手他們的目的是要肌肉大塊,比例正確,但背後有一連串功能性肌群的訓練在操作,他們能夠維持各個肌肉大塊的同時也做好深層肌肉的穩定。但如果是健身房初心者,不是舉越重越好,也不是誰的運動菜單有用就參考。
【LemonLee專欄】
我是個愛說故事的老師,說故事的最高法則是要先抓住每個聽眾的注意力,再慢慢的去引導、灌入其中的能量,深入淺出的練習,在安全、有意義的執行下,讓每個在教室的會員,都能用最真誠、最誠實的心,去面對被我們隱藏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