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瑜伽老師的身心探索歷程|Janis專欄

擔任「瑜伽老師」的角色將近五年,有幸在「老師」和「身心教育」兩個層次琢磨體會。

我永遠記得,第一次在課堂上遇見少一支手臂的學員,帶給我的震撼。那堂課我原本是要帶流暢的拜日式。

一個師者,在課堂上必然接收到學生們各自不同的訊息。就像我們接受他人為自己施作的按摩服務時,接觸是個介面,施與受都在過程中不斷交流訊息著,不只是動作或力道的輕重緩急,就連想法和情緒也都感覺得到。瑜伽老師在課堂上也是,在傳達師者自身想法的同時,也不斷接受來自學生的身體動作與五官表情所傳遞的訊息,有時候甚至包含了期待,或無聊分神的反應,重要的是,每個學生的反應和訊息都不同。

前幾年剛開始在運動中心教課,每堂課60分鐘的短暫時間,課堂上包括青少、中壯和長輩齊聚,需要滿足10~20多人需求的最大公約數——運動效果或流汗伸展,真的是一大挑戰。基礎課程最常遇到學員帶著各式各樣的傷痛而來,當同一堂課學員體能條件和肢體動作程度不一時,我一直記得湯乃珍老師提醒的——要照顧最弱勢的人。(『弱勢』指的是身體現況條件資源較欠缺者,而非動作表現的好壞強弱。每個人當時的能力條件不同,做出來的動作表現也就不同,但隨著身體資源的累積發展,動作也還有發展空間的)

所以,儘管敏感的老師能體察到舊生學員對動作難度的挑戰抱有期待,或者希望可以痛快地流汗或伸展一下,甚至有時會遇到「好像來拆台踢館」的學生,師者還是必須按耐住自己的情緒反應,記得自己是在做引導者,不是在和學生較勁。後來在學習禪繞畫的過程中,蘿拉老師也提醒我們要當「大師的老師」。

我們也經常聽說『教學可以讓人進步更快』,為了引導學生,自己必須要先有體會或更完整的練習,我也常常鼓勵對瑜伽真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參加200hr師資培訓課程。但是,以前我以為『進步』是一種動作難度或技巧上、肌耐力等的外顯條件,直到我自身發現光是練習體位法無法解決我日常生活的身心不適。

在當瑜伽老師以前我早把自己的第七節頸椎搞到退化,骨盆和頸部產生神秘的牽連;然後高難度體位法的練習好像讓我的髖關節開始「怪怪的」….。經過一些前輩老師的介紹,我開始接觸亞歷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和費登奎斯技法(Feldenkrais Method)等廣大身心學領域,這才真正發現—-原來我以前都只是在教「動作」,跟教舞蹈差不多,或許可稱為「節目流程節奏安排得宜的活動主持人」。

許多老師和我的歷程一樣,感覺自己體位法動作的限制,就開始努力充實知識,開始追求各式各樣的生理解剖學知識、強化輔具利用或身體順位的工作坊,讓我們在遇到例如孕婦、膝蓋開刀、脊椎側彎等各式各樣的學員需求時得以調整課程內容、安排替代動作,但是,這仍然是『動作教育』--以完成動作為目標。(話說,從來沒人教我遇到少一隻手臂的學員該怎麼進行拜日式…)因此,做下犬式始終感覺不舒服、或因為腰傷不敢做後彎每次都pass、髖受傷無法做各種外旋伸展寧願看別人做的同學,就認為『我不適合做瑜伽』了。這可否算是一個老師動作教育的失敗?

在我教學生涯撞牆之際,今年初參加十天內觀(Vipasana),這才打開了我探索身心真正的覺察力。有很多細微的經驗在過去這幾篇文章提過,甚至這個網誌也在開啟這些體驗後才成立(突然變得很囉唆?),在此要特別分享的是內觀經驗的啟發,讓我的感官發展出細微覺察力。

在內觀的十天修行中,每當我覺察到身體慣性時,我經常想起「亞歷山大技巧」的原則:
自我覺察(Awareness)-抑制慣性反應(Inhibition)-有意識地引導身體意向(Directions)。亞歷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創始人是一名澳洲出生的演員F. M. Alexander(1869-1955)先生,他為了解決在舞台演出時失聲沙啞的問題,花了十年研究自己的身體使用方式,特別是頭頸和全身關係,慢慢發展出來的一套身心通則。因為我自己頸椎的問題,以往我只特別留意頸椎的生活姿態以及如何運用在瑜伽體位法動作上,沒想到在內觀靜坐中可以覺察到局部肌肉的慣性,特別是容易緊繃的部位和不對稱的身體張力。

隨著靜坐的時間越長,身體各關節肌肉累積的不適,其實在傳遞一些訊息給我們。我發現自己會有「慣性的反應模式」去應對不適感,而那可能使靜坐時間更難熬,然而內觀十天每天七節以上的靜坐要如何度過?因此某一天,我開始「抑制肌肉收緊」、導入「放鬆的身體意向」,竟然從放鬆的練習中找到靜坐的安適之道。在嚴格的靜坐觀察練習中,使我更容易發現身心的風吹草動,從而體會到身心每一個當下無時無刻不在的變動。

內觀的經驗之後,我回到教學現場,我的教學思維和引導方式完全改變了,我開始潛心投入研究「如何引導學員覺察動作過程的細微身心變化」,此後,「過程」才是成果,不再是以「動作」為目標了。

後來我開始積極學習前兩年曾經體驗過幾堂課的費登奎斯技法(Feldenkrais Method)。許多剛開始接觸這個系統的人可能都像我一樣,覺得整堂課都在地板上躺著大休息?或者滾來滾去做著意圖不明的動作?在當年我的經驗裡無法體會其中奧妙,直到內觀回來。

費登奎斯技法(Feldenkrais Method)創始人Moshé Feldenkrais先生,本身是物理學家和柔道高手,因為膝蓋長年傷痛與行動不便,又不願接受50%失敗率的手術治療,他開始研究於自己的動作與身心關係,並結合了大腦神經科學、兒童發展科學等知識和經驗創造了這個系統。

正值台灣第一屆費登奎斯技法培訓的老師陸續開課,我有幸透過一些課程學習和書籍研讀,深入體會這個嚴謹系統給予學員的探索空間,近似我在內觀的身心覺察經驗,只是透過動態在觀察,在放鬆舒適的基礎上探索,每個人都可以有選擇如何動作、要不要持續動作的空間,而且更重要的是沒有絕對權威的對錯關係,將身心的探索學習空間還給學員本人。

於是我就這樣開始把費登奎斯技巧的一些卸下地心引力因素、小而緩慢的動作啟動原理,慢慢設計進入我的瑜伽課堂上。把瑜伽體位法動作解構成個別單一肢體動作,有時候只是在探索學員有多少關節活動空間,開始一個動作的難易程度….。而當我在運動中心的大班課程帶領學員在地上滾來滾去,躺著跳抖肩舞分解版或骨盆操分解動作時,學員其實是更能夠理解並掌握自己在做什麼的。

有些朋友在體驗過費登奎斯技巧後感覺無聊或失望,因為覺得課程都沒在教動作,也不給予清楚明確的動作對錯指示,感覺自己花錢上課沒學到東西?! 不評價每個人各自不同的學習動機,的確還是有許多人只是想安排時間運動一下流流汗,或者快速瘦個幾公斤。但也許身為老師的我們可以更深入的思考——我們到底是在做「動作教育」還是「身心教育」?